xiaochao

用文字歌唱

我终于还是又开启了写字模式。

原因很简单,和唱歌一样,写些文字带来快乐。虽然阅读有时也可以,但是只读不写的快乐,是不完整的。所以我还是决定开始好好经营这个博客。

从空间到人人的日志,再到微博发起的轻博客,一直辗转,还是写了不少文字的,只是乏于梳理,到现在零零散散,并没有成型为十分可读的东西,所以还是骚客的零落感,没有任何的成就感存在。回想一下,之前写东西还真的藏着掖着有些话不敢写,有些词句写好了又删,因为那里都是社交的衍生品,每一个社交圈里都有些人使我们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所有的,尤其是情感和评价性的东西,以免招来非议或怨恨。

时至今日,洋洋洒洒也有几百篇文字留在了网络上了,去年整理时又删掉了许多留有旧事痛苦的印痕的,更感觉自己的文字世界已经因为不勇敢和不开放,而变得创孔遍布了。另外,对于痛旧往事的排斥,也使得写作的激情在前一段跌入低谷。

也许真的离开它才能真正感受到它对于你的重要性。

音乐可以抚慰,可以激发泉源散漫的流淌,但在挖掘深思和归置过去的逻辑上,还是欠缺了许多。这一点,之前有体味到,所以会在文字和音乐之间跳跃,却始终不得两全。

单纯寄心以音乐,思绪纷飞,想象也是随着节奏和韵律此起彼伏,但是当回归到现实,虽然有芙蓉出水的清澈感,却免不了再染尘埃,雾霾滚滚。

可巧今日看到史铁生的一篇随笔,故而在阴雨天竟豁然开朗起来。

那《随笔》,是对于“与世无争度一生”的追求,与“清寂小庙”和“乡间作坊”两块居第的思考:插队残疾后,求生存寻得了“乡间作坊”,但思虑无争时,总艳羡“清寂小庙”和尚的简单素雅,疏淡朴幽。纠结许久,脱不了俗,又入不了“圣”,着实纠结不已。

若是以我以前的性格来看,我必定是唯心更重些,以为无论何处,心向之则足矣。但是史文的深沉,却总能让我放下执念,感念拜服,他更深一步的写道——“那庙的形式原本就是一份渴望理解的申明,她的清疏简淡朴拙幽深恰是一种无声的宣告,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,这不是落荒而逃,这是自由的选择,因而才得坦然。”

可巧昨日同小伙伴们去了清凉古寺,逛玩了一日。吃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斋饭,香而不腻,吃得肚子里满满的都是功德;却在金黄的银杏满园的草坪上,玩了一下午的“杀人游戏”,实在罪孽深重。大家行此事时全然不觉,只玩乐而已,但读完《随笔》就越发觉得,一群俗人享受了古寺暮鼓晨钟的清幽,却玷染了俗地的煞气,于佛不谈,于申明理解的这些僧人,实在是大大的不敬了。相比之下,石板上端坐的朗朗诵读的小孩子们,却真的比我们纯净多了,美丽多了,也与这个世界的美好契合多了。

史老师,如果见了我们在清凉寺的所为所诉,您是不是会觉得不单单是脱俗不易,入圣也挺难了呢?

窗外雨依然在簌簌地沾到叶子上跌落,昨夜泡上的衣服看来今天是晾晒不成了,腹稿果然是无用的,一提起笔就全抛入脑后了,但是如同唱歌一样,歌词又何须一字不改呢?




上一篇 下一篇
评论
©xiaochao | Powered by LOFTER